“阿妈,阿妈,我来开门!”乔清梧焦急的跑到门前,从脖子上掏出挂着的钥匙,打开房门。
江芸满眼笑意的看着闺女:“细妹以后不用着急,阿妈不和你抢着开门。”
乔清梧上一年级的第一天,江芸就给她配了把家里的钥匙。
她和乔沛林上班没时间接孩子,细妹就和她堂哥结伴回家。
乔清梧开完门,小心的把钥匙放回脖子里。
拿到钥匙要到现在有半年了,乔清梧对开门这件事乐此不疲。
钥匙插进锁孔,旋转开门,是只有大孩子才能做的事,她现在就是大孩子了,可不是没有钥匙的小屁孩了。
乔清梧换了鞋子,就跟在江芸身后念叨:“阿妈,细妹的肚子在叫,你听到了吗?”
江芸戳了下她的小脑袋,没好气的问:“刚刚是谁赖在外面不肯回家,回家就喊饿?”
乔清梧眼睩睩望着阿妈,歪头装无辜:“细妹不知道埃,阿妈知道是谁吗?”
江芸刮了下乔清梧的小鼻子:“细妹的鼻子都变长了,你这个小骗子。”
“阿妈这就去做饭,你自己去橱子找点东西先垫垫。”
乔清梧捂着鼻子,扭着屁股就跑着去找吃的了。
江芸现在住的房子是结婚后分配的,厂里照顾她父母因公牺牲,分配的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。
服装厂家属院的内部结构和时下其他家属院大差不差,厕所、水房、厨房都是集体公用。
每层楼的西侧尽头是厕所,东侧尽头是水房,正中间最大的屋子是厨房。
“阿芸来煮饭啊,这两天都没见你来煮饭,在加班吗?”
问话的是住在乔清梧家隔壁的张阿嫂。
“是啊张阿嫂,我们生产线这两天加紧做了批出口的衬衫,没时间煮饭。”江芸洗着菜回话。
张阿嫂聊天煮饭两不误:“我记得乔科长去出差了,细妹这几天怎么吃的饭。”
“在我哥家吃的”,江芸噔噔噔几下,就把菜切好了,旁边的肉香味传过来。
“张阿嫂做梅菜扣肉了?今天家里有什么好事啊?”
张阿嫂眼里尽是掩不住的兴奋,高兴的说:“我们家阿珍考上了糖果厂,以后就是工人了,可得做顿好的庆祝庆祝。”
元旦后市里糖果厂发布招聘通知,招收三名车间工人。
阳历年年前,上山下乡的大政策还在施行,毕业的知识青年没有工作必须要下乡,报名人数之多可想而知。
江芸听说报名人数将近千人,比百里挑一还难,没想到张阿嫂家的阿珍考上了。
“恭喜恭喜啊张阿嫂,阿珍以后就是工人了,你以后就不用操心了。”
张阿嫂乐呵呵的收下祝福,嘴里谦虚着嘴角却落不下:“养儿九十九,哪能不操心,阿珍的终身大事有的操心呢。”
一声不和谐的嘲讽打断了两人的热聊:“脑子坏掉了,丫头考进厂子,工作将来是要带到别人家的,有什么好庆祝的。”
张阿嫂轻蔑地笑了下:“钱阿婆给你家阿成准备好东西了吗,还有两个来月就下乡了,可别苦着阿成嘞。”
钱阿婆被戳到了肺管子,手指哆哆嗦嗦的指着张嫂,半天没说出一句话。
最后憋出了句:“...关你屁事!”
张阿嫂翻了个白眼,同样回道:“我们家的事关你屁事?!”
江芸没有插入两个人的战争,张阿嫂擅长四两拨千斤,一句话就能怼的钱阿婆哑口无言。
...
乔清梧皱着眉,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嚼着蔬菜,感觉差不多了。头一伸,脖子一仰,咕咚一声咽下去。
“阿妈,细妹不想吃青菜了,嚼不烂,不好吃。”她撒娇的说。
江芸把盘子里菜分成两份,指着零星几根蔬菜说:“把这几根吃掉,多吃点炒鸡蛋,可以吗?”
乔清梧心里叹了口气,就知道还是逃不过。
她猛地夹走自己那份青菜,啊呜一口塞进嘴里,一口气吃完算了。
乔清梧吃饭速度很快,江芸吃到一半她就吃完了,也不下桌,就趴在桌子上盯着江芸看。
“阿妈,你还要多久吃完啊,今晚我来刷碗。”
江芸欧呦一声:“想买什么没钱了?”
乔家双职工生活宽裕,乔清梧六周岁以后,每月有一毛钱的零花钱。只要花钱的去处清晰,江芸和乔沛林不管她买了什么。
乔清梧比较贪吃,零花钱大多数用在不要票的小零食上。
不过,一般撑不到月底。
乔沛林就想出个办法,既能让乔清梧赚到钱,又能让她心甘情愿地干活。
刷碗就是其中一项,刷一次一分钱。
乔清梧想起这个就来气:“我们班的袁媛前几天戴了个新发卡,专门来我面前炫耀,说是百货大楼的最新款,还说这个新发卡很贵,你们不会给我买。”
江芸心想这孩子谁家的,说话这么讨厌,小小年纪就攀比。
乔清梧上的小学,是附近几家工厂合办的工人子弟学校,不只有服装厂的孩子。
“细妹怎么现在才和阿妈说,你当时难受了吗?”
她不支持孩子攀比。
乔清梧双手叉腰,做大人状:“这有什么好伤心的,我知道告诉阿爸阿妈,你们也会给我买的,但这样有什么意思。
自己买的才有意思,所以我告诉她我自己有零花钱,自己还会挣钱,我自己可以给自己买,你能吗?”
江芸摸摸细妹的小脑袋,欣慰的说:“阿妈等细妹攒够钱,就带着你去买。”
...
母女俩洗完澡回来,江芸就要检查乔清梧的练字本。
乔清梧一拍脑袋,这才想起来今天收到的陌生信件。
“阿妈,没听过阿爸还认识皖省的人啊。”
乔沛林作为机械厂宣传科的副科长,有时会跟着厂里其他部门的人出差,不过都是去京市、申城这样的大城市。
江芸也没想起丈夫提到过认识皖省的人。
“可能是你阿爸的初高中同学吧,知青遍布全国各地,也不是很稀奇。”
江芸把信放回桌子上,继续检查闺女的练字情况。
除了一个写出格的,其他的都很好。